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业务电话:021-56411696
业务手机:17821391226(陈经理)
业务手机:13916286558(陈金达)
网址:www.jiaoxueyq.com
网址:www.shmaoyu.cn
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工业4.0视角:智能化管壳式冷凝器实验装置的教学应用与发展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10-23 14:50:45

一、工业 4.0 与实验装置的智能化关联
工业4.0以“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为核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工业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实验装置作为连接理论知识与工业实践的桥梁,其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现代工业技术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培养。
MYH-53A管壳式冷凝器换热实验装置虽已具备基础的自动化测控功能,如采用Pt100铂电阻实现温度精准检测(显示分度0.1℃)、通过宇电系列温度控制仪与固体调压模块协同控制加热水箱温度、冷水箱借助浮球阀实现水位自动控制等,但其在数据交互、远程控制、智能分析等方面仍有拓展空间。从工业4.0视角审视,该装置既是传统换热实验教学的优质载体,也是向智能化实验装置升级的理想原型,能够通过逐步融入工业4.0技术,为学生搭建贴近现代工业场景的实践平台,助力培养符合智能制造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应用价值
在工业4.0背景下,实践教学不仅需让学生掌握核心实验技能,更要培养其工程化思维与智能化认知。管壳式冷凝器换热实验装置凭借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功能配置的专业性,在教学应用中展现出多维度价值。
(一)夯实核心实验技能,衔接理论与实践
该装置的核心功能围绕“套管对流传热系数测定”与“管壳式冷凝器换热系数K₀测定”展开,完美契合传热学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实验过程中,学生需结合装置的设计参数(如液体流量0.16-1.6m³/h、雷诺准数10⁴—5×10⁴、对流传热系数αi 500-1500 W/m²・℃),通过调节冷热水流量、监测进出口温度,运用线性回归法确定关联式常数,将课堂上的牛顿冷却定律、热平衡原理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
例如,在测定管壳式冷凝器换热系数K₀时,学生需利用装置配备的转子流量计(0.16-1.6m³/h量程)精准控制冷热水流量,通过宇电AI704M多路数字温度显示仪读取实时温度数据,再结合换热管参数(Ф12×1.5mm、13根、长1000mm)计算换热面积,最终完成 K₀的推导与验证。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传热系数计算逻辑的理解,更让其熟悉了工业中常用的流量、温度测量仪器的操作规范,实现理论知识与工业实践的深度衔接。
(二)培养工程化思维,贴近工业实际场景
装置在结构与功能设计上充分融入工程化理念,为学生搭建了“微型工业现场”。从整体结构来看,装置采用自行式框架结构(外形尺寸1900×550×1800mm),配备移动脚轮与禁锢脚,符合工业设备的安装与检修逻辑;管路采用304卫生级不锈钢材质,搭配不锈钢快装连接与工程化标识(设备位号、管路流向箭头、安全警示标识),与工业现场的管路布局、标识规范高度一致,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工业环境中的设备认知与操作习惯。
在流程设计上,装置的双水泵主副回路、新鲜水补充与废热水循环系统、逆流/并流换热流程切换功能,完全模拟了工业管壳式冷凝器的实际运行场景。例如,工业生产中常通过调整流体流向(逆流/并流)优化换热效率,学生在实验中可通过切换阀门实现这一操作,直观观察不同流程下温度变化与换热效果的差异,理解工业生产中“流程优化”的核心逻辑。此外,装置的360度可观察设计与全不锈钢材质(除特殊部件外),既便于教师演示与学生观察,也让学生了解工业设备对材质耐腐蚀性、结构稳定性的严苛要求,逐步建立工程化思维。
(三)奠定智能化认知基础,适配工业4.0人才需求
尽管MYH-53A装置尚未实现完全智能化,但其基础自动化测控系统已为学生搭建了智能化认知的“入门台阶”。装置采用的“Pt100铂电阻+数字温度仪表”温度监测系统、“温度控制仪+固体调压模块”的加热控制逻辑,本质上是工业4.0中“感知层”与“控制层”的简化模型。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初步理解“传感器采集数据—控制器分析处理—执行器响应动作”的自动化闭环逻辑,为后续学习物联网、工业控制等工业4.0核心技术奠定基础。
例如,在控制加热水箱温度时,学生通过宇电AI518温度控制仪设定目标温度,Pt100铂电阻实时采集水箱温度并反馈至控制仪,控制仪根据温差自动调节固体调压模块的输出功率,进而改变加热管的加热强度,最终实现温度稳定。这一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自动化控制的原理,理解工业生产中“精准控制”的重要性,逐步建立对智能化生产的认知。
三、工业4.0背景下实验装置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4.0技术在过程工业中的深度应用,管壳式冷凝器实验装置需从“基础自动化”向“深度智能化”升级,以更好地契合现代工业人才培养需求。结合MYH-53A装置的现有基础,其智能化发展可聚焦以下方向:
(一)数据交互智能化:构建“物联网+实验数据”平台
当前MYH-53A装置的实验数据(温度、流量)主要通过就地仪表显示,数据记录依赖人工读取与手动录入,存在效率低、误差大、数据难以追溯等问题。未来可引入物联网技术,对装置的传感器与仪表进行智能化改造:
1.数据采集智能化:将现有转子流量计升级为智能电磁流量计,Pt100铂电阻接入物联网数据采集模块,实现流量、温度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采样频率可设定为1-5秒/次,确保数据的连续性与准确性。
2.数据传输网络化:通过Wi-Fi或工业以太网,将采集到的实验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或本地服务器,学生可通过电脑、平板等终端访问数据平台,查看实时数据与历史曲线,摆脱“就地操作”的限制。
3.数据管理数字化:搭建实验数据管理系统,自动存储每个实验小组的操作参数、数据曲线、实验报告,支持数据检索、对比分析与导出,方便教师批改实验报告与学生复盘实验过程。例如,学生可在系统中对比不同冷却水流速下的传热系数变化曲线,快速发现实验规律;教师可通过系统查看学生的操作步骤与数据记录,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
(二)控制方式智能化:实现“远程控制+自适应调节”
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控制”,实验装置的控制方式需从“手动调节”向“远程智能控制”升级,同时融入自适应调节算法,模拟工业生产中的智能控制逻辑:
1.远程控制功能升级:在现有自动化控制基础上,开发远程控制界面(Web端或APP端),学生可通过终端远程设定冷热水流量、加热水箱温度等参数,控制阀门开关与水泵启停。例如,学生在实验室外可通过APP调整冷水泵的频率,改变冷却水流速,实时观察远程传输的温度变化数据,实现“无人值守”的实验操作,培养远程运维能力。
2.自适应调节算法集成:引入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替代现有简单的温度控制逻辑。例如,在控制加热水箱温度时,PID控制器可根据Pt100铂电阻反馈的温度偏差,自动优化固体调压模块的输出,快速响应温度波动,使水箱温度稳定在目标值±0.1℃范围内,模拟工业生产中高精度温度控制的场景。此外,可集成流量-温度联动控制算法,当冷流体流量发生变化时,系统自动调节热流体温度或流量,维持换热过程的稳定,让学生理解工业生产中“多变量协同控制”的原理。
(三)实验分析智能化: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
工业4.0强调“数据驱动决策”,实验装置的智能化升级需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实验分析的深度与效率,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1.实验规律智能挖掘:基于大量历史实验数据(如不同流量、温度下的传热系数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传热系数预测模型。学生可在实验前输入预期的操作参数,模型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提前规划实验方案;实验后,系统自动对比实际结果与预测值,分析偏差原因,如流量测量误差、热损失等,深化学生对实验误差的理解。
2.故障诊断与预警智能化:在装置中集成故障诊断算法,通过分析实时数据(如流量突然下降、温度异常波动)判断设备状态,如管路堵塞、水泵故障、传感器异常等,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声光报警或终端推送)。例如,当冷水泵流量突然降至设定阈值以下时,系统自动判断可能为管路堵塞,提示学生检查阀门与管路,培养学生的设备故障排查能力,模拟工业现场的智能运维场景。
3.虚拟仿真与虚实结合: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构建管壳式冷凝器的虚拟实验模型。学生可通过VR设备观察冷凝器内部的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直观理解“边界层”“对数平均温度差”等抽象概念;同时,可实现“虚拟操作+实物验证”的虚实结合实验模式,学生先在虚拟模型中模拟实验操作,熟悉流程后再进行实物实验,降低操作风险,提高实验效率。
(四)功能拓展多元化:适配跨学科人才培养需求
工业4.0强调多学科融合,管壳式冷凝器实验装置可在智能化升级中拓展功能,融入节能优化、绿色生产等理念,适配跨学科人才培养:
1.节能优化实验模块:增加能耗监测功能,实时采集水泵、加热管的功率消耗数据,结合换热量计算换热效率与能耗比。学生可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操作参数(如冷却水流速、热流体温度)对能耗的影响,寻找“高效低耗”的最优操作点,培养绿色生产与节能优化意识。
2.多工况模拟实验模块:升级装置的流程切换功能,模拟工业中不同工况下的换热场景,如变负荷运行(热流体流量波动)、污垢积累(通过添加模拟污垢的介质改变传热阻力)等。学生可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工况对冷凝器性能的影响,提出应对策略,如定期清洗、优化操作参数等,培养解决复杂工业问题的能力。
3.跨学科协同实验平台:将装置接入学校的工业4.0综合实验平台,与其他实验装置(如智能泵组、智能储罐)联动,构建“过程工业智能生产”的微型系统。学生可参与跨专业实验项目,如“智能换热系统与智能物流的协同控制”,培养团队协作与跨学科思维,适配工业4.0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在工业4.0背景下,管壳式冷凝器实验装置的教学应用与智能化升级,既是适应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MYH-53A管壳式冷凝器换热实验装置凭借其扎实的工程化基础与自动化功能,为智能化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原型;未来通过融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实现从“基础实验教学”向“智能化实践培养”的跨越,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掌握传热学核心技能,更能深入理解工业4.0的技术逻辑与应用场景,成长为符合智能制造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同时,实验装置的智能化升级也需兼顾教学的循序渐进性,避免过度复杂的技术设计导致学生“难操作、难理解”。应在保留核心实验功能的基础上,分阶段、分模块引入智能化技术,让学生从“理解自动化”到“掌握智能化”,逐步提升对工业4.0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未来投身过程工业的智能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相关产品: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实训设备
汽车灯光接线考核实训台
南京依维柯汽车电教板
后驱自动变速器气动实验台
摩托车发动机解剖模型实训设备
液压传动测试实验装置
透明液压与气动综合控制实验装置
比亚迪E5纯电动汽车整车测量实训台
材料力学综合测试分析实验台
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系统实训装置
机电液气一体化实训考核装备
废水SBR处理实验装置
机床夹具设计陈列柜
从普通到高效:AHU中央空调的进化之路
比亚迪海豚汽车电池展示模型
透明PLC控制液压传动实验装置
液压叉车控制教学实验装置
新能源电动车轮毂电机解剖模型
透明液压传动实验箱
新能源驱动系统检测诊断教学实训设备
拖拉机全车电器实训考核装置
振动筛板萃取实验台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工作平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系统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装置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楼宇模拟实训设备
传感器应用技术实训考核装置
楼宇消防自动化系统综合实训装置
交直流一体充电系统故障检测台
电子焊接装配实训台
新能源热管理智联互动系统(墙体教具)
汽液两相流实验装置教学实验设计
电梯绳头实训考核装置
气动PLC控制实训装置
气动调节阀拆装调校实训装置
变频调速技术实验装置
热管换热器实训装置
燃气灶具热工性能测定实验装置
比亚迪交流充电桩装配与调试检验实训装置
家用中央空调实训考核装置
冷藏车制冷系统实训装置
中央空调系统实训装置
空调制冷制热实训考核装置
静压传递演示仪
高能效比多功能热泵空调实验系统
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实验台
综合传热性能实验装置
强迫对流管蔟管外放热系数测试实验装置
蒸汽冷凝时传热和给热系数测定装置
气压给水实验设备
VRV空调系统多联机系统实训装置
制冷管路维修基本技能实训装置
通用制冷原理实训考核装置
制冷水循环演示热泵实训装置
两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实训装置
现代制冷与空调系统实训考核装置
管路串并联综合实验装置
热能实验室项目交付使用
本生灯法测定燃气法向火焰传播速度测试装置
压力传感器标定实验装置
大容器内水沸腾放热试验台
综合传热性能实验设备
板框过滤-反应釜组合实验装置
干燥-换热组合实验设备
管式太阳能供热实训装置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技能综合实训装置
空气横掠单管强迫对流的换热实验台
风冷式半导体制冷热泵技术实验台
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考核装置
PLC可编程控制器综合实训装置
直流调速技术实训装置
变频调速技术实训装置
透明液压PLC控制教学实验台
透明液压传动与PLC控制实训装置
气动PLC控制实训装置压力传感器调试
便携式气动实验箱
三元液-液平衡数据测定实验装置
计算机控制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
多功能反应实验装置
制冷水循环系统控制实训装置
现代制冷与空调系统实训考核设备
热泵空调教学实训台
空调技能综合实训考核设备
制冷电子基础技能实训装置
顺逆流传热温差实验台
喷管实验装置
非「准」稳态导热仪
液体导热系数测试设备
空气水地源热泵系统模拟平台
风机盘管热工性能实验装置
燃气灶具热工性能测定实验台
综合传热性能实验装置
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实验装置
汽液式翅片管换热器实验台
建筑材料热阻热流计法测量实验装置
热工仪表与测量综合实验装置
一机两库系统综合实训装置
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台(数据采集型)
制冷管路维修基本技能实训设备
家用中央空调实训考核设备
智能空调控制实训考核装置
综合传热性能测试实验室设备(数据采集型)
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
空气绝热指数测定装置
热管换热器实训装置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装置
管路串并联综合实验装置
空气绝热指数测定装置容积变化记录
热管换热器实验装置
强迫流动管外放热系数测试实训装置
自控原理与计算机控制实验装置
单片机微机接口综合实验平台
壁挂式空调技能实训考核装置
制冷系统热工测控综合实验装置
除湿机电气控制系统实训台
VRV空调系统多联机(可变冷媒制冷剂流量系统)实训装置
制冷电路电气控制实训考核装置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变频空调冰箱制冷制热实训考核装置
制冷自控系统综合实验装置(DDC总线)
空气源与水源热泵热水装置
套管换热实验装置流动形态观测
空调冰箱组装与调试实训考核装置(智能考核型)
制冷制热综合实验装置
分体空调制冷制热系统实训装置
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实训装置
消防联动控制中心及灭火系统实训装置
地铁车站空调防排烟通风实训装置
智能消防灭火系统实训装置
自动消防报警喷水灭火系统实训装置
传感器综合应用实训平台
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实训装置
温度自动控制实验装置
空气横掠单管强迫对流换热实验装置
对流换热综合实验装置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装置电加热功率控制
家用分体空调技能实验设备
恒温恒湿机组系统模拟实验装置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综合实训考核装置
模块式柔性自动环形生产线及工业智能机器人应用实验系统
MPS机电一体化柔性生产线加工实训系统
光机电气一体化控制实训装置
金属切削刀具陈列柜
维修电工技能鉴定实训中心
基础电机及减速机实训装置
工业机械手实训装置
步进伺服控制综合实验装置
材料分拣实训装置
光机电一体化控制实训装置
光机电气一体化控制实训系统
自动生产线拆装与装调实训装置
光机电气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
FMS柔性生产制造实验台实训装置(工程型)
模块式柔性自动环形生产线实训系统
光机电气一体化控制实训考核装置
离心泵综合实验装置
流体测控技术综合实验装置
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装置
空气纵掠平板放热系数测试装置
沿程阻力系数测定实验装置(数据采集型)
雷诺和伯努利方程综合实验装置
板式塔流体力学实验装置
自循环伯努利方程仪(数据采集型)
强迫对流空气横掠平板放热系数测试装置(数据采集型)
压力传感器标定实验装置
压缩制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
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实验装置
二氧化碳P-V-T关系仪
自循环虹吸演示实验装置
流量检测及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流动图形演示实验装置
换热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装置(数据采集型)
热电偶校验仪多点温度校准技术
自由对流横管管外放热系数测试装置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装置
轴流式风机性能试验台风速测定技术
动量定律实验仪
沿程阻力系数实验装置流速影响研究
双变坡水槽试验台
自循环能量方程实验装置
水静压强仪
压气机性能试验台
二氧化碳P-V-T关系仪(带制冷)
气液两相流教学实验装置
数据采集离心泵性能综合测定实验装置
自循环明渠水槽
台式静水压强实验装置
流量检测及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
风室型风机性能测试试验装置
非准稳态导热仪
液体流线仪(油槽流线仪)
流体流线演示实验装置
多功能附面层实验装置(数据采集型)
烟气流线演示实验装置
自循环文丘里流量实验仪
台式静水压强实验仪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装置
高级过程控制综合实验设备
过程控制综合实验装置
化工仪表维修工实训考核装置
过程控制综合实验装置
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过程控制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实训平台
过程装备安装调试技能实训装置
冷链物流管道工艺与制作调试实训装置
STM32单片机嵌入式实验箱
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综合实验装置
空气绝热指数测定装置
大容器内水沸腾放热实验装置
全光网配线端接实训装置
Fenton芬顿反应器实验装置
好氧堆肥实验装置
圆形垃圾填埋发酵实验罐
多功能螺栓组联接综合实训装置
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平台智能仪表操作手册
智能空调控制实验实训考核装置
制冷空调技能综合实训装置
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考核装置
智能制造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考核装置
运动与伺服控制技术实训装置
单级压缩机性能试验台试验报告编写规范
PLC控制电机实训系统
挖掘机液压系统PLC控制实训装置
气动传动基础实训箱
液压挖掘机控制教学实训装置
工业型液压传动与PLC控制实训装置
气动PLC控制实训装置的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
自控原理与计算机控制实验平台
电工电子电拖综合实验装置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台
传感器检测与转换技术综合实验装置
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创新实训考核台
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设备
传感器检测与转换技术实验台
制冷制热变频空调实验平台
水暖电气实训系统
比亚迪交流充电桩装配与调试检验实训台
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智能实训装置
双联四层透明仿真教学电梯模型
电气综合控制技能鉴定实训考核装置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平台
S7-200SMART PLC综合实训平台
西门子PLC可编程控制器综合实训平台
直流无刷电机及拖动控制实训台
发动机拆检测试平台系统(含测试平台、拆装平台)
工程液压气动PLC综合控制实验装置
透明气动液压PLC综合控制教学实验台
PLC控制液压传动实验教学设备
稳态导热系数测定仪实验装置
综合传热性能试验台
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装置
电子技术创新综合应用实训考核装置
电子装配工艺实训台
电子工艺技术实训台
电子产品焊接装配实训台
计算机装调与维修技能鉴定装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装置
船舶制冷与空调实训考核装置
船舶锚机电气控制技能实训装置
船舶主开关实训装置
船舶绞缆机电气控制技能实训装置
船舶起货机电气控制技能实训装置
船舶电工技能实训装置
网络型PLC可编程控制技术综合实训装置
工业控制与PLC综合实训平台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技能实训考核装置
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实训装置
电工技能综合实训装置
智能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平台
创新型测控传感器技术综合实验实训装置
创新型检测及控制实验实训装置
工业电气自动化及电工技能考核实训平台
工业电气综合实训装置
工业数字化网络综合实训平台
工业全数字交直流调速系统实训平台
变频调速技术实训装置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装置
电路基础实验平台
新能源汽车实训装置:驶向未来的关键钥匙
传感器是PLC控制精度与可靠性的关键因子
如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传感器的分辨率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实训装置(含视觉、工业RFID)
传感器选型指南:精准匹配应用需求
六工位电工技能实训考核装置
基于PLC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
智能制造自动生产线实训系统
模块化自动生产线实训装置
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装置
AHU组合式空调机组实训设备
VRV中央空调实训考核装置
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装置
传感器应用技术实训考核设备
工业型液压传动与PLC控制实训装置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综合实验装置
变电二次安装工实训考核装置
全VAV变风量中央空调控制实训系统
空调技能综合实训考核装置
计算机过程控制流体输送操作实训装置
化工设备拆装综合实训装置
搅拌鼓泡釜中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实验装置
自动扶梯教学模型实训装置
群控透明电梯实验装置
互联网+虚实结合电工技术实验装置
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训系统
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实验和PLC上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台
LED显示屏故障检测与维修实训台
电磁炉维修技能实训装置
低压电工电气实训台
中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
高性能电工电子综合实训装置
温度自动控制实验装置
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和信号系统综合实验装置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装置
电子工艺焊接装配实训台
气压给水实验装置
实训墙综合布线实训装置
智能传感器综合应用实训装置
室内外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风光氢及超级电容混合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电源发电系统实训装置
电气智能化系统安装技术实训装置
电路分析实验台
智能电机拖动及控制实训装置
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台
电气控制实训平台(单面双组型)
单片机与MCGS组态综合实验箱
综合布线故障检测实训平台
综合布线故障检测与维护实训装置
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设备
光机电气一体化控制实训系统(循环控制)
模块化自动生产线实训系统
更多新能源实训装置:
风光互补发电测量控制实验系统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教学实验装置
教学用光伏发电组装与建设实训系统
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设备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实训装置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与机电实训系统
太阳能电源技术及其应用设备
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教学系统
风力发电教学实训装置
20KW风光储智能微网实训系统
5KW太阳能光伏微网发电教学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装置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教学实验装置
光伏离并网追日发电实验系统
2.5KW风光互补发电教学实验系统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教学实训台
教学用光伏发电组装与建设实训系统
太阳能逐日自动跟踪系统实训装置
风光互补微网发电实训系统
风力发电整流逆变实训装置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装置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实验设备
太阳能和风能综合利用实验装置
风光互补发电充电逆变实训装置
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仪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实训装置
燃料电池发电教学实训系统
太阳能光热教学实验平台
风光互补发电教学实验实训平台
上一篇:振动筛板萃取实验台
下一篇:塔器拆装与维修维护操作实训装置
推荐阅读




